卵巢肿瘤的发病因素不清,但环境和内分泌影响在卵巢肿瘤致病因素中较受重视。根据其流行病学和病因学调查,其发病因素与高危人群是:
a、环境因素: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,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。另外,电离辐射及石棉、滑石粉会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诱发卵巢肿瘤的机会,吸烟及维生素A、C、E的缺乏也可能与发病有关。
b、内分泌因素:卵巢肿瘤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生育妇,妊娠对卵巢肿瘤似有对抗作用,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层上皮细胞反复破损与卵巢肿瘤发生有关。另外,乳腺癌、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肿瘤,此三种疾病都对此激素有依赖性。
c、遗传和家族因素:约20-25%卵巢肿瘤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肿瘤患者。
卵巢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,难以预防。但若能积极采取下述措施,会有所裨益,预防措施如下:
⑴、大力开展宣传,提倡高蛋白、高维生素A、C、E饮食,避免高胆固醇饮食。高危妇女避孕宜用口服避孕药。
⑵、30岁以上妇女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,高危人群应从幼年开始普查,可做B超检测,常规检查胎儿甲种球蛋白。
⑶、早期发现,早期处理。卵巢囊性肿物直径大于6cm者应手术切除,并按常规送病理检验。因为良性肿物继续生长下去也有恶变的可能。盆腔肿物诊断不清或保守治疗无效者,应及早做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。凡乳腺癌、胃肠癌患者术后应常规妇科检查,并定期随访,以早期发现转移癌。
4)高危因素的预防:大力开展宣教,加强高蛋白、富含维生素A的饮食,避免高胆固醇食物。高危妇女宜用口服避孕药预防。
5)开展普查普治:30岁以上妇女每年应行妇科检查,高危人群较好每半年检查一次,以排除卵巢肿瘤。若配合B型超声检测、CAl25及AFP检测等则更好。
6)早期发现及处理:卵巢实性肿瘤或囊肿直径>5cm者,应及时手术切除。青春期前、绝经后或生育年龄口服避孕药的妇女,若发现卵巢肿大,应考虑为卵巢肿瘤。盆腔肿块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者,应及早行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。凡乳癌、胃肠癌等患者,治疗后应严密随访,定期作妇科检查。
上一篇:卵巢囊肿如何治疗和保健